间歇性外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影视奇谈多模态话语分析解读电影人再囧途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一、引言
  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模式。图像、声音、动作以及颜色等多模态非语言符号系统在日常交际和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传统的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话语分析必须向更加复杂,包含更多符号系统的多模态话语分析转变。本文应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Leeuwen的视觉社会符号学理论,解读上映13天便刷新华语票房记录的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宣传海报,探讨图像如何与文字一起实现表意功能以及验证多模态语篇中各种符号资源之间的互动和互补关系。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背景
  (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多模态是指运营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这种现象自古有之,但是话语的多模态性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多媒体话语的产生,人们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意识到其重要性,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进行研究(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最适合的理论模式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视为社会符号。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metafunction):概念功能(ideational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function)。


  (二)视觉社会符号学理论(Visualsocialsemiotics)
  KressVanLeeuwen认为图像也是社会符号,因此社会符号学理论完全可以应用于图像分析,并将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的语言三大功能延伸到视觉模式,提出从“再现意义(representationalmeaning)”、“互动意义(interpersonalmean?鄄ing)”和“构图意义(
  三、电影海报《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人再囧途之泰囧》(又称《泰囧》)是由徐铮年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著名喜剧电影,其上映13天便刷新了话语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国产片。张德禄()认为,“运用多模态的理由是:一种模态不足以充分表达交际者的意义,从而利用另一者来强化、补充、调节、协同、达到更加充分、或者尽量充分表达意义,让听话者理解话语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讲,在对《泰囧》电影海报的多模态分析中应把不同模态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成意义综合考虑。


  (一)海报的再现意义(representationalmeaning)
  KressVanLeeuwen认为,图像中参与者和环境等要素对图像的再现意义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解释图像的再现功能时,他们将图像划分为叙事性和概念性两大类。敘事再现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相互作用来体现的;概念再现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他们的属性、类别和特征来体现的。矢量是叙事图像的标志,在图片中通常是通过使图中的元素形成斜线,尤为强烈的对角线来形成矢量。当参与者被矢量连接起来时,他们就被再现为对相互做某事。这又可分为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行动过程中矢量的发出者则是最突出的参与者——动作者。矢量指向的那个参与者则成为目标,即动作的对象。当矢量仅由目光——也就是一个或多个图中参与者眼光的方向构成时,该过程就叫作反应过程。

《泰囧》的电影海报主要展示了三位参与者。第一位是商业成功人士徐朗,他面部表情严肃,眼睛凝视前方,双唇微张,右手提着一只箱子,正在奋力奔跑。他向前伸出的手臂和抱箱子和左手构成几个矢量、第二位是王宝,眼睛斜视前方,双唇微缩紧闭,胸前背着个性的大书包,左手握着一盆仙人掌,右手做眺望远方的姿势,双腿呈半蹲式。整体透漏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滑稽感。第三位是徐朗的大学同学高博,他侧着身子亦做半蹲式,双手紧抱一个箱子,双唇微张,双眼警惕地瞪着正前方,可见他所观察的这个人对他来说很重要。三个人物不同的姿态和位置,表明他们不同的处境和心理,以及在海报中的不同地位。徐朗脸部明亮,从整体看,他整个人处于海报的中央位置,具有明显的凸显性,体现了他在海报中的重要性。通过矢量构图,整个海报反映了电影的背景、主题以及导演的创作意图。


  (二)海报的互动意义(interpersonalmeaning)
  第一,接触(gaze)。接触是指图像中的参与者和图像观看者,通过目光指向建立起来的一种想象中的人际关系,表达提供信息的意义。当参与者的目光指向观看者时,图像中的参与者(通常是具有生命特征的人或动物)似乎在向观众索取某种东西,KressVanLeeuwen把这类图像称为索取(demanding)类图像。海报中,三位男主角与观看者之间没有目光的接触。但是,三人眼神都面向前方,似乎也是在向观看者昭示着什么,把观看者的目标吸引到前方,从而与观看者建立一种潜在的接触关系,看似“零接触”,实则有接触。通过这样的方式,三位主人公传递给观众一种视觉的“索取”。
  第二,社会距离(socialdistance)。图像中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亲疏关系取决于图像的社会距离,通常与镜头取景的框架大小有关。该海报采用的是社会远距离,可以看到三个人整个人,路面以及环绕他们的一些泰国典型庙宇。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主人公和观看者的关系,从而增强了电影海报与观看者之间的沟通,提高了其宣传功能。


  第三,态度(attitude)。态度主要通过视角来体现,表达对图像中参与者所持的态度。大部分图像都可以从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来分析。水平视角指的是图像的制作人与参与者之间的正平面关系。从垂直角度讲,若观看者以俯视角度观看参与者,这表明观看一方享有权势;若是平视角度,则表明两者相对一种平等的关系。《泰囧》海报采用的是正面角度和平视角度,这种角度更倾向于传达一种客观信息,表明参与者和观众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以此吸引观众的眼球。
  第四,情态(modality)。情态是指人们对所
  (三)海报的构图意义(
  海报设计与其它的绘画形式不同,它要求简洁明确,能让人在一瞬间或一定距离外就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KressVanLeeuwen提出构图意义及其三种资源,包活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KressVanLeeuwen,)。
  第一,信息值(informationvalue)。信息值通过不同元素在图像中的放置来实现。任何特定元素在整体中的角色取决于它是被放在左边、右边,中间还是边缘,抑或图片和页面空间的上方或下方。KressVanLeeuwen()认为,位于图像左侧的信息属于已知信息,右侧的信息属于新信息;被放置在中间的具有核心信息提供者的功能,而在图像边缘上的信息则具有辅助核心信息的功能;上方和下方也居于不同的信息值。在海报中,主人公之一徐朗的整体想象位于整张海报的中央,显得格外突出,体现出他是故事的核心人物;海报左侧是王宝,置于左侧,说明他属于已知信息。因为徐朗的扮演者徐铮和王宝的扮演者王宝强是《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前篇——《人在囧途》的两位主演,当时影片中并没有高博的扮演者黄渤。而黄渤位于海报的右侧,属于新信息。影片的名字显示在海报的下方略偏右的位置,字体明亮醒目,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凸显出本影片较《人在囧途》的差异。

第二,取景(framing)。取景是指通过架构的方法,划出分割线或者实际的框线,来连接或切断影像中的元素,以象征他们在某些方面相属与否。在这副海报中,图像是静止的,故事是发展的,以静止的画面述说一个动态的故事。此外,设计者通过一些艺术手法来处理照片,使之传达更丰富的内涵。三个故事参与者不同眼神、神情以及体态的描写,表达出一种喜剧的色彩。
  第三,显著性(salience)。所谓显著性,就是图像中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可以通过被放置的位置、前景或背景、相对尺寸、色调值对比(或色彩)和鲜明度的不同程度等实现;还可通过图像中线条的粗细、色彩的浓淡等来实现。线条粗颜色浓的显著度高,反之则较低。《泰囧》海报色彩鲜明,上明下暗;三位主人公的着装打扮也很显眼,整体上能够有效地吸引观众的兴趣。海报中影片名字的字体较大,个别关键字使用了加粗加大化处理,体现出高显著度。题目左侧列出海报中三位男演员的名字,字体较小,与右侧大字体影片名相映衬,互相凸显。这是一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海报。在空间排列和色彩对比上,其设计都十分精巧独特,能够激发观看者的兴趣,对观众产生神秘的吸引力。


  四、结束语
  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Kress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人在囧途之泰囧》的电影海报进行了社会符号学分析,系统分析了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与文字一起共同来完成表意功能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与语言一样,电影海报也是一种具有社会功能的符号,也印证了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多模态分析的可能性。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今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具备多模态识读能力时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