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端午小儿戴五丝azye3q0f
TUhjnbcbe - 2020/6/24 13:25:00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否

端午小儿戴五丝


儿时,最盼望的是过节。中国人传统的三大节日是端午、中秋和过年。大人们历来只重视这几个节。节日,是大人小孩都欢天喜地的日子。一是在节日里可以较高标准地改善伙食,大人平时省吃简用,在节日里一般会到案桌上去割几斤保肋肉,一家老小吃得满嘴流油;二是可以看热闹,端午节可以看划龙船,中秋节盼月华,过年可以看玩龙灯狮子烧烟火架。总之,每逢节日,我们就成了在春光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过端午节,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这一天一起床,手杆上就会被大人系上一根五色的丝线。这根丝线,分赤橙*绿蓝五种颜色。当时人小,完全弄不醒豁为何端午节要戴此物件。问大人,大人是文盲,也说不清楚缘由,只说他们小时候娘老子也是跟他们这样戴的。再问,大人也只有两个字打发:避*。戴就戴吧,反正不影响我们嚼肉啃骨头,也不影响我们在河滩上乱跑乱窜看龙船,更不影响我们在河里浮狗刨稍。戴着五色丝线的小儿们,整日里是欢呼雀跃加调皮捣蛋。到了傍晚,那五色的丝线其实就剩一种颜色:黑色。到后来,多吃了几斤盐,多过了几座桥,认得了几个字,才知道了这端午节小儿戴五色丝线的来龙去脉。端午节,染成五色丝线系在小儿胳臂上,主要的意图是大人祈愿自己的儿女除病去灾长命百岁。意在“辟兵及*,令人不病瘟”


    。其渊源,大约可上溯到汉代。后来古籍记载,这种五色丝线定名为“读命线”。原来,每逢端午节,人们都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西汉末年,有人得梦,诉说人们投入江中的祭品尽皆被水中蛟龙抢去吞食。而蛟龙最怕的是五色丝线和苦楝叶。于是,每逢端午,祭奠屈原的祭品皆塞上苦楝叶,缚上五色丝。这样,蛟龙再也不敢抢食祭品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民间逐渐将缚于祭品的五色丝线移植到小儿手臂上来,成为民间一种风俗。一条丝线,价格低廉,又有避*避邪避病避瘟之广大神通,哪家大人不乐意为之呢?为何偏偏只是小儿戴呢?因为小儿年幼命嫩,邪*常欺幼弱,命硬的大人当然生怕自己的儿女“打嫩尖”了。清乾隆时,诗人王心清所著的《有行堂诗集》中,有首专门题咏端午节小儿系五色丝线的诗:色丝五,配端午。小儿系臂差差舞。大儿举手问爷娘:“儿臂不系儿何妨?”爷娘强系大儿臂:“儿臂系此寿命长。”吁嗟兮,寿夭哪可期?爷娘心可思,但愿持此长念爷娘心,爷娘爱儿之心密如丝!事过境迁,物换星移。现在而今,除了少数乡村还在给小儿系五色丝线或红线外,大多数的城市居民,已不太记得民间的这种风俗习惯了,端午节给小儿系五色丝线的习俗也渐渐消失了。这几年,倒是西方的什么圣诞节、情人节的一些闻所未闻的习俗却在我们身边流行开来,不由得叫人平添几丝遗憾和惆怅。时至端午,偶尔记起儿时的这件小事,信笔记之。


    赞相关美文阅读:·唯物也是种惟心论·“一锅端”给用人选人带来的反思·创业公司的生存法则·这个统计数字可供顶层参考·祖孙对话·人是黑暗的动物·美与美感·怀念姐姐·“堕落”的意义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小儿戴五丝azye3q0f